慈濟世界 第252期

归属 难民署在2000年将每年的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希望藉此引起人们对难民问题的关 注,并对难民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有所认识与尊重。2001年,第一个“世界难民日”将主题 定为“尊重”,即尊重难民作为人的存在。 早 在1951年,联合国难民最高专员署 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 过了《难民地位公约》。其目的是应对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流动的影响,并且通 过主张基本权利以鼓励各国收留难民。但 是,多年来的灾难、战争、民族及种族争 端等事件,使得难民问题日益严重。2020 年年中,全球逾八千万人无家可归,再次 创下新的历史数字。 多年以来,联合国致力于解决难民问 题。2014年,难民署发起名为“我有所归 属”(I Belong)的全球行动,并翼望在 十年内解决无国籍状态的问题。“我有所 归属”活动强调“无国籍状态可对一生产 生破坏性影响”,也督促各国修改法律, 确保每个人的国籍与基本权利不致遭到剥 夺。 联合国报告指出,难民经常从出生到 死亡都遭到排拒,除了法律身份从出生就 被剥夺,一生当中,也往往被拒于接受教 育、卫生照护、婚姻和就业机会之外;即 使死亡,连正式埋葬和取得死亡证明的尊 严都没有。 在各种政治与政策因素影响之下,难 民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未签署《难民地位 公约》的国家,对问题采取睁一眼,闭一 眼的态度。难民既没有合法地位,也不受 保障,但他们却又实际地出现在我们的社 会里,与我们关系密切。 社会第三部门的力量 此时,非政府组织扮演了举足轻重的 角色。非政府不属于任何政府、不由任何 国家所建立、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所提 供的服务不以营利为取向。有必要时,非 政府透过与政府的合作,扮演“第三者” 的角色,可以大大补足政策与资源不足的 缺憾。 1997年及1999年,诺贝尔和平奖分别 颁发奖项予国际反地雷组织(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Ban Landmines)及无国界医 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这也代 表国际社会对非政府组织长期的付出与贡 献,给予最直接的肯定。 成熟的社会中,政府、商界及非政 府组织都须要均等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功 能,是难以被政府或商界取代的。政府的 角色是让人民生活富足;商界的角色则是 创造财富。正因为这些社会角色,限制了 两者的功能。而非政府组织就是透过第三 方角色,去完成照顾弱势群体的使命。最 大的社会功能,就是关注基本权与提供人 ▏ 2021.06 34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