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世界 第250期
▏ 2021.04 24 自我。例如,如何修正会谈技巧、该如何 自我调整?“我在志工身上看到自省的能 力。志工的学习能力很强,所以我也很愿 意和慈济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志工与慈善 志业社服同仁合作,期待我们在志工与社 工的助人工作上,都更臻专业。” 唇齿相依的合作关系 赖教授分享,从不认识慈济到在慈 济大学任教、带学生出国当国际志工, 她发现,慈济很多助人理念跟社会工作 很像。首先,社工需要跟案主建立关 系,这就是慈济常常强调要跟照顾户建 立“爱的存款”。她禁不住赞叹:“爱 的存款!这是多美妙的名词。” 社工强调责信(Accountability), 也就是负上“责”任,才能取“信”于 大众。社工必须取信于案主、社区、捐 款人。以上,称为外部责信(Ex t e r n a l Accountability)。而取信于机构主管、同 事、财政、主计单位、管理部门等,称为 内部责信(Internal Accountability)。而 慈济善款公开征信、专款专用,从1966年 成立以来始终如一,深得社会大众的信 任。 第三,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慈济如 何帮助照顾户手心反转,从受助者成为 助人者。赖教授说:“这就是社会工作 的境界!其实手心要反转,很难做到, 在社会工作上,我们常看到的是福利依 赖,但是我看到慈济做到了,真的很令 人感动与敬佩。我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看 到受助者如何在志工的协助鼓励下,从 依赖进步到自助助人。我想,见证慈悲 就是这么庄严的生命改变。” 尽管如此,赖教授也坦言,以往, 外界会认为慈济志工在领导社工,“这有 可能是因为某些志工民间身份是老板, 到了家访现场,难免习惯用老板的语气说 话。”可是经过培训,志工时时反省观 照,用心学习会谈专业、以同理心去倾听 案主的陈述。赖教授说:“现在台湾的社 工和志工是合作关系,彼此协力及资源连 结。譬如办活动的时候,社工策划,志工 就可以帮忙场地设计;若发现案家住处卫 生不佳,当社工苦无人力协助之际,志工 就可以一起发挥助人的精神。” 慈济志工为善出钱出力还不拿酬 劳,完全心甘情愿。但助人的同时,其 实也产生自助的回馈。助人过程中,志 工体会到欢喜以及生命的存在意义,再 将这股力量拉回来帮助自己。“社工和 志工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有没有学历? 有没有专业?对我来说,有没有实质助 人专业的内涵,才更是重点。” 一份富有意义的工作 赖教授在大学念的是法律系,也是 台湾法院家事调解(Family Mediation) 制度倡议的先锋。除了担任家事调解委 员最直接接触案主的实务工作之外,她 也身兼研究者及培训教师。谈及这个部 分,就跟慈济助人的模式大不相同。 在慈济,许多个案需要的是经济上 的补助。因此,案主是欢迎志工的。不 过,进了法院的个案多属“非自愿性”, 社工与案主的直接冲突会比较大。帮助 人还要被为难,为什么社工还是可以坚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