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世界 第245期
慈济世界 · 245 ▏ 81 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槃特感念佛的恩德,努力精进,终于诵熟,遂 渐除业障,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另一说为佛陀教示槃特的只是“扫尘除垢”一语;后来他在扫地的时候,自悟 到不仅要扫除地上的尘垢,还应扫除心垢,由此而证道。证悟之后,具大神通。 有一次,五百比丘尼来请教诫,正好轮到槃特前往。那些比丘尼知道槃特最为 愚钝,所学只有一首偈子,心里很看不起他。诸年少比丘尼便想在槃特讲法之前, 先诵出那首偈子以羞辱他;然而,当他们想诵偈时却口不能开,这才惊怖悔过。槃 特于是依于佛说,次第敷演,令诸尼皆得阿罗汉果。 又有一次,波斯匿王请佛及诸比丘去应供,槃特为佛持钵;其他人都进了, 唯有槃特,守门人故意习难他,不让他进,槃特便从门外伸手送砵递给佛陀。波斯 匿王大惊,问佛这是谁的手?佛回答说这是槃特的手。王问:“但诵一偈,云何乃 尔?”于是佛说偈云: 虽诵千章,句义不正,不如一要,闻可灭恶。 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行可度。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这次的“策经”朝议,虽由于顗师的谏阻而没能实行,但在以后的历朝历代 中,这种策经制度却是延续着。如果想要出家,必须得通过国家考试,合格者发予 祠部牒,被认证为僧尼;此一国家性的考试制度,即称为试经度僧。 根据《唐会要》或《佛祖统纪》等记载,唐中宗时试经的考试科目为背诵 《法 华经》:肃宗至德二年(757)是诵经五百纸;代宗大历八年(773)开始,考试 的科目不再是单纯背诵经文,改为经律论三科的考试。敬宗宝历元年(825)则是 令童子诵经一百五十纸、女童子百纸。之后的历朝试经制度都有所不同。 从表面上看,试经是为了整顿僧团,以期提升僧尼的素质;但其另一目的,亦 是便于执政者能够控制僧尼数量,防止国家财政和兵役来源的过度流失。 不过,在唐代颇为严格的试经度僧制,到了宋代,由于宋室经济的拮据而演变 成出售度牒制;直到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免纳银给牒,基本上即废除了试 经度僧制。 光宅寺说法 顗师到了金陵以后,暂时住在灵曜寺。但灵曜寺比较狭窄,顗师想另找一处安闲 宁静的寺院。 正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晚上就梦见一个人,旁边的随从护卫威严整齐,而那人自 称“冠达”,请顗师移住三桥一带。 相传梁武帝曾诏见菩提达摩询问禅要,又亲受菩萨戒,法名“冠达”。因此顗师 便说:“‘冠达’是梁武帝受菩萨戒时的法名,‘三桥’则是光宅寺所在的位置。”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