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世界 第242期

慈济世界 · 242 ▏ 39 然后,一个时代的大浪打来,无一 幸免。连当初每个娘惹都要学的绣珠鞋, 而今也仅剩少数无娘惹血统的师傅延续着 技艺。每一天,67岁的郭秋兰依旧一针一 线,专注地串珠子,“这是苦工,但我从 小和峇峇娘惹一起长大,不忍心这门手艺 失传啊!” 张再芳也理解很多事难以挽回,“对 长辈下跪敬茶、祭祀等礼仪,我们都还在 做,也致力推广传统服装。”她的语气很 笃定:“哪怕只有一滴峇峇娘惹血统,都 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最“华人”的原住民 另一边厢,一群中国人和原住民的混 血后裔,现今已在沙巴西海岸一个叫做瓜 拉班尤(Kuala Penyu)的河口,繁衍生息了 几个世代。出发前,除了打听到“他们是 最华人的原住民”,我对这个叫做杜顺塔 达纳(Dusun Tatana,以下简称塔达纳)的 族群,几乎一无所知。 走进金锡(Kimsit Singgang)的高脚 屋,屋里屋外一众华人神祇,仿如一再提 醒着他的身世渊源。塔达纳是沙巴主要原 住民杜顺(Dusun)族的一支。据说,华人 于18世纪到汶莱经商,途经此地停留,娶了 当地的塔达纳女子,就此住了下来。“如 今这区9000名塔达纳人口,几乎都有华人血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