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世界 第239期

智 者 大 师 高 僧 传 东 土 释 迦 慧 思禅师是西元554年先到光州(今河南光山 县)开岳寺,而于555年到达大苏山,至560 年时已在大苏山6年了。 当时的光州位于北齐和南陈的边界,两国冲突不 断,是极其危险的战乱地区;然而,顗师还是抱持轻 生重法、“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涉险前往。 他穿过危险的境地,终于见到了慧思禅师。 慧思禅师一见顗师就说:“过去我们曾一同参与 释尊在灵鹫山宣说《法华经》的法会;你涉险来到这 里,我们又得以重逢了。” 灵鹫山,梵名 Gṛdhrakūṭa ,中译为鹫峰山、耆阇 崛山,因山形似鹫,且山上鹫鸟又多之故,又可意译 为灵山,位于古印度王舍城西。考古学家推定其位置 在今贝哈尔州( Behar )、拉查基尔( Rajgir )东南 之塞拉吉里( Śaila-giri )。释迦牟尼佛曾在此开示佛 法,包括《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 寿经》、《般若经》,及一部份《阿含经》等。佛涅 槃后,弟子们在此山下的王舍城举行第一次集结。 据已失佚的〈荆州碑〉(部分收于《隋顗师别传 集注》)所载,则是待顗师开悟之后,慧思禅师才对 顗师说昔日曾同于法华会上聆听〈劝发品〉一事;顗 师随即如大梦觉醒,“了见三世如视诸掌,六通三明 悉皆圆证”。 不论如何,总之师徒一见如故,如过去世因缘深 植。慧思禅师随即根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或言《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为顗师开示普贤道 场——亦即“有相安乐行”,以及依〈安乐行品〉宣 说“四安乐行”,此即无相安乐行。 何谓“安乐行”? 修习法华三昧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有相安乐行, 第二是无相安乐行。据慧思大师的《法华经安乐行义》 所载,于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动,称为“安”;不受五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