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世界 第237期
▏ 2020.03 74 以行善回報父母 根地咬/张焕虹 小 时候,兄姐们小小年纪就得在凌晨 时,跟随妈妈往橡胶园去收胶丸; 中午就跟随爸爸到菜园里收割农作物。哥 哥9岁就开始骑摩托车载送胶丸、农作物, 姐姐也是如此,而我相当幸福了,到30出 头的年纪,都还不会骑脚车,更别说摩托 车了。 我们的童年在彭亨州加叻文积路,度 过了城市孩子没机会体验的生活。在无水 电供应的日子里,傍晚6点晚餐、6点半前 就必须把功课做好,不然就要点蜡烛,靠 微光照亮,继续完成功课。 每天用的水都是妈妈从河边提回家 的。若洗衣服,我们会到河边去洗,也顺 便在那洗澡。记得2年级的美术课上,我 画了一幅“我的家”,前面是一条河流, 后面是满满的榴莲树……老师竟然对着我 说:“要画你的家,不是画课本上可以参 考的题材!”当时的我一脸无辜,那就是 养育我长大的家——没有水电供应、没有柏 油路、只有树木与河流。 我把思念的心情化为报恩的心,用父母赐 予自己的健康身体付出,让爱传出去,利 益众生,回向父母。 也许自己在家中排行最小,在兄姐 眼里,父母对我有些许偏心。小学时期的 学校课后补习日子里,放学时,爸爸会先 载我去喝茶、吃糯米鸡。一个糯米鸡,在 当时的经济情况下就是一种奢侈。中学时 期,兄姐边念书边出外打工补贴家用,我 反而需要姐姐资助我去补习。 孩子是送人的 蓦然回首,已成了童年的回忆。离开 父母最远的是自己,我大学时在沙巴大学 念书,后来跟随先生定居在根地咬,每每 回家都必须搭飞机回吉隆坡再转车,才能 回家见到父母。如今,兄姐都成家了,有 各自的家庭负担。偶尔,兄姐们分别每星 期、每个月、每两个月就会回家,但是自 己却是每年才回家一次见见父母。回首父 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四兄妹,我们长大 后却没有一个留在父母身边,印证了“孩 子是送人的”这句话。 那一天,从深夜到凌晨,我都无法入 心 灵 桃花园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