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世界 第235期
慈济世界 · 235 ▏ 085 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个人生活俭朴,甚为关心民间疾 苦。 各大寺院当时积累了大量银钱、田地,逐渐形成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新 政治力量。出家人依仗寺庙的权势胡作非为、苛扣农民,不受国家法规约 束;大量土地和税捐被宗教组织控制,严重侵蚀国力。在这种背景下,北 周武帝决心禁佛。 建德二年,宇文邕决定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末,佛 教界为此屡次抗议。 建德三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 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为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 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蓝皆为俗宅,沙门释 种悉作白衣。”各地佛寺皆遭拆毁,僧人多被勒令还俗。 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后,继续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强迫300万 僧、尼还俗,重新成为国家编户,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开始向国家纳税 服役;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时的高僧净影寺慧远(非东晋的慧远)对宇文邕抗议道:“陛下今恃 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 宇文邕相当“霸气”地回应道:“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 苦!” 慧远却不以然:“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百姓当共陛下同堕地 狱,何处有乐可得?” 当然,国家一时间多了大批人力与财力,自是显得强盛;不过,若掌 政者又藉此兴兵(南征),只怕随即又招苦果。 不仅如此,官方下令禁佛,肯定会有许多不明所以的百姓随之起舞, 轻贱经书、僧尼,甚至加入焚经毁寺的行列。姑且不论所谓的业报,对于 当下的社会安定力量及精神文明,都是某种破坏。如此一来,“何处有乐 可得?” 北周武帝灭佛运动还确立了沙门必须尊重王权的政治原则,确立了中 国王朝政教分离、以政统教的传统。 纵观这两次灭佛,有着相同的背景——社会动荡、相同的诱发因素—— 佛教所拥财产甚多、相同的手段——勒令僧侣还俗、这也是中国宗教劫难 的一个特殊之处,即往往并非不同教徒间的倾轧,而是统治者囿于政治形 势,不得已而为之。 (待续)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