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慈濟月刊第230期

▏ 2019.08 082 问: 答: 慈济是一个真、善、美的团体,可是有些人讲一套、做一套,而产生了“人 我是非”,使人产生“见山不是山”之感,同时导致有些人也觉得慈济与其 他团体一样,也不过如此。上人说:“要合心、和气、互爱、协力”,若有 一天,上人不在了,慈济团体又要如何净化社会人心? 娑婆世界是凡夫的世界,既是凡夫就免不了习气难除,所以凡夫性的反反复 复、起起伏伏、进进退退、是是非非自是难免,哪一个团体都是一样,佛陀及 孔子时代也都不例外。然而,进入慈济就是想要藉事练心来改善与改变自己, 这就是修行的开始。这样的心灵改造工程是需要循序渐进与日积月累,间中还 会产生停停退退、来来去去、变来变去的现象,所以还要加上难行能行、持之 以恒才会看到成效。 这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此乃众生习气刚强难调伏之故,看别人是这样,我们看 自己也是差不了多少。看到别人如此,就要拿别人的“见山不是山”当作镜子 来反观自照,期许自己见山就见性、见人就见性,这叫做“明心见性”。 上人曾说:“修行不是行难修,而是习气深重难除。”习气是修行人最大也 最难除的障碍,这就是众生相,也是凡夫相,可能我们自己就是其中一相。 既要修行,就要懂得内观及自省。 看到别人哪里做得不好,我们要“见不贤而 内自省”,并“择其不善而改之”,不是改别人,而是改自己;看到别人哪里做 得很好,我们就要“见贤思齐”,并“择其善者而从之”。 佛陀已经不在,但正信佛法依然兴盛,也没有式微,因为佛陀的法身舍利常在。 同理,将来上人如果不在,上人的法身慧命也是会恒古今而不变,此所以佛陀 涅槃之际告诫弟子们要“以戒为师”、“以法为依归”的道理所在。懂得这个道 理,我们就会懂得及时把握因缘,你修行是你所得,我用心是我所得, 每个人都 先照顾好自己的心,自己的心灵先净化,才有能力去净化别人。 心灵被净化的人 愈多,社会才愈有可能祥和息纷争,天下也才愈有可能无灾无难无嚎声。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