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慈濟月刊第226期
慈济世界 · 226 ▏ 021 不舍黄生的妈妈没有一个妥当的休息 地方,第二天,团队就找了医院病床和床 褥载送到他家,并在8月份正式开案。志 工以爱接力,每个月持续关怀。由于妈妈 长期卧病在床,长了褥疮,除了医院护士 及慈济人医会成员会协助上门清洗伤口之 外,志工也会在有需要时补位。 志工一边帮妈妈洗伤口,一边向妈 妈说好话,请她安心,解除老人家身心痛 苦。最频密的时候,志工一个星期需要上 门3到4次,加上来回路程,每次费时2到3 个小时不等。 常年下来,看着志工细心地为妈妈清 洗伤口的模样,黄生开始感受到志工并不 如别人所说的只是“做个样子”,他真心 感受到志工的关怀,态度也开始软化。 回想起那段洗伤口的日子,黄生指着 慧宝和幼珍,竖起大拇指说:“你们两位 非常细心,很有水准。” “有一次医院护士还问我是谁把伤 口照顾得这么好,我也不会讲,就跟他们 说:‘Itu sembahyang punya orang cuci.’” 真诚的分享让志工啼笑皆非,也因为得到 黄生的信任而感到欣慰。 当妈妈旧的按摩气垫床褥破了,志 工换上新的;黄生需要请夜间看护照顾妈 妈,志工评估需求后就申请调高补助金。 黄生的需要,志工看在眼里,经评估后都 会给予最及时的帮助,所以妈妈在世时, 都非常期待志工的到访,黄生也觉得有人 来关心,家里就充满欢乐的气氛。 那段日子,是黄生和妈妈最快乐的 日子,志工和母子俩建立起犹如家人般 的关系,彼此互动良好,而黄生也从当 初的恶言相向,变得口吐莲花,对志工 声声感恩。 关怀邻里 行善最乐 随着定期的访视关怀,志工和黄生建 立起如家人般的情感,得知他有4个孩子, 已20多年没来往。藉由妈妈的因缘,志工希 望黄生和孩子重新建立关系,在志工的鼓励 下,黄生鼓起勇气联络孩子,孩子也真的回 来了。在婆婆生病期间,孩子不时会上门来 探望婆婆,黄生和孩子也比较有话题了。 2018年11月,妈妈往生了,幸好黄生和 孩子的关系也已修复,孩子填满了他亲情 的空缺。妈妈过世后,黄生将家里一些多 出来的家具,送给楼下贫苦的邻居。黄生 在言谈间知道邻居需要冰箱,孩子知道了 黄生的个案让我学会凡事不能只看表面,每一件事情发生的背后都 必定有原因,需要善解与包容他人。黄生非常孝顺妈妈,情急之下 才会对我们产生误会。然而,我相信“人性本善”,只要我们真诚 地付出,总有一天可以让对方了解我们是真心想要协助。 此外,幼珍师姐以身教带动志工,见到黄生的妈妈卫生状况需要改善,她卷起衣袖就开始 处理,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也提醒我在带动志工时一定要身体力行。 陈 慧 宝 志工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