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慈濟月刊第225期

慈济世界 · 225 ▏ 087 第五章 忏报障 第一节 总论之一 • 业报概述 礼诸佛已,次复忏悔。向来已忏悔烦恼障,已忏悔业障,所余报障今 当次第披陈忏悔。经中说言: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市间,无有地 方所,脱之不受报。唯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何以知然?释提桓因五衰相 现,恐惧切心,归诚三宝五相即灭,得延天年。如是等比,经教所明,其事 非一,故知忏悔实能灭祸。 修行,向内慧光自照,去除无明,自然能将慧光再向外照射出去。 “礼诸佛已,次复忏悔”。只要心中有佛,懂得时时面对内心的佛虔 诚礼拜,忏悔去无明,即能去除烦恼障碍。“向来已忏悔烦恼障,已忏悔业 障,所余报障今当次第披陈忏悔”。之前我们已忏悔了无明“烦恼障”,也 忏悔了“业障”,但是凡夫还有“所余报障”,也就是还有“报障”──果报 的障碍。这些报障也得一一忏除。 学佛一定要相信因缘果缘,知因识果,无因不成果,无缘不会报。“经中 说言: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市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唯有 忏悔力,乃能得除灭”。曾经造的业,业报来时,无论躲到哪里都躲不掉,怎 么逃也逃不了;相反的,因缘未尽,业报未会遇时,即使非常危险也死不了。 《出曜经》中有则故事,已修得五神通的梵志四兄弟,自知7天之后 4人将于同一天死亡。因为这个重大危机,4人各自设法避难。大哥说:“ 我要逃到大海上,不着天地正处中间,黑白无常就找不到我了。”二弟则 说:“我避入须弥山腹中,让山合起来遮住我,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三弟也说:“我要处在虚空中隐形,不留下任何痕迹,无常杀鬼一定拿 我没办法。”最小的四弟也说:“我要隐匿在大市街上,人多热闹各不相 识,无常杀鬼又奈我何?”商议完毕,四兄弟去向国王告别,然后各自奔 逃躲藏去了。 7日后,国王获报四兄弟中最小的一个陈尸市街。心想,其余三兄弟必定 也是在劫难逃,于是感叹人间无常,宿命终不可避。所以忏文说:“非空非 海中,非入山市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无论躲到空中、海中,山 腹、城市,绝对逃不过业力的追捕。 “唯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除非自知造恶,并在业报未显现前先行 忏悔改过,才可能转移业报。忏悔得清净,不再造因,就不会再受果报了; 过去所做的,忏悔即能重业轻受,得到重新开始的机会,一次次以善业弥补 恶业,即使受报,也能以感恩甘愿的心面对。 因缘果报,因是一颗种子,种子的显现就是果。果报成熟时,自作还自 受。“何以知然?释提桓因五衰相现,恐惧切心,归诚三宝五相即灭,得延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