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慈濟月刊第225期

慈济世界 · 225 ▏ 019 气,互相关怀。我自小就很向往充满亲情的 家庭,父母和蔼,兄弟姐妹相亲相爱……” 雪珠遗憾小时候,不曾在爱的家庭 里长大。两岁那年,因父亲另组家庭,她 与母亲及哥哥被祖母接到中国居住。几年 后,父亲欲把一家人接回吉隆坡,当时, 哥哥选择留在中国读书,只有她和母亲回 到父亲身边。不料,不到半年光景,父亲 就因病重而往生。她和母亲自此过着颠沛 流离的生活。 “那时,马来西亚已经独立了,因 为政局关系,加上我是在吉隆坡出生, 是大马公民,所以不能再随意去中国。 母亲没办法,只好在这里到处打工赚钱 养我和寄钱回中国给哥哥读书。”雪 珠难忘那段岁月,母亲去做工时,就把 她寄托给亲戚照顾,小小年纪就寄人篱 下,过着不安定的生活。 22岁,雪珠就结婚了,当时,她对聘 金没有要求,只求能让母亲和她一起生活。 婚后育有四女一男,丈夫虽然大男人主义, 脾气暴躁又固执,但对她及孩子却是真心爱 护,因而在组织小家庭时,让雪珠第一次感 受到家的温暖。 雪珠十分珍惜这个家,因此对丈夫的 坏脾气抱着处处忍让的态度。这份“忍”看 在孩子眼里,十分佩服妈妈的忍功,对妈妈 也起了敬爱之心。 雪珠跟随经营铁厂和运输业的丈夫打 拼事业,但她并没有忽略家庭和孩子。她欣 慰孩子们自小就很懂事、乖巧、自爱,很少 让她烦心。她最感心安的是孩子们之间感情 很亲昵,充满浓浓的手足之情。 1993年,丈夫不幸患上胰脏癌,无法兼 顾生意而导致生意一落千丈,最后不得不结 束生意。那时,雪珠的大女儿已出嫁,儿子 及另外两个女儿也都出来社会工作,帮忙赚 钱养家,只有小女儿还在小学读书。 这段陪伴丈夫医病的日子虽然难 熬,但孩子们的懂事也稍微减轻家里的 负担。1997年,丈夫敌不过病魔往生。 失去另一半的雪珠固然感到悲痛,但她 深感欣慰的是,不管碰到什么困难,孩 子们都不抱怨,反而彼此会互相扶持、 互相照顾。 雪珠觉得自己还是有福报的,当 时,她已接触佛法,也常到一间佛堂诵 经拜佛,原本她只想好好诵经修行,将 来往生净土,免受轮回之苦。后来,她 在佛堂认识一位慈济志工,对方和她说 起慈济,鼓励她也参与慈济活动。 当她渐渐了解证严上人“为佛教、为 众生”,建医院、做慈善、环保等,更奉 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自立精神, 让她大感敬佩。而慈济志工救苦救难的善 行也深深打动她,尽管她也想走出家门入 慈济,然而,重视家庭的她深感孩子们还 需要她,她应以家庭为重。 雪珠笑眯眯地透露,当5个孩子一一成 家立业,拥有自己的家庭及子女时,她总算 是尽了为人母的责任。但与儿子颜锦源及媳 妇刘燕妮同住的她,不忍儿媳要工作兼要照 顾小孩,便自愿扛起照顾孙儿的责任。 “2002年我就成为慈济会员,但一直 等到2007年,我的媳妇辞职在家顾孩子, 加上大孙女也进小学,我才真正踏进慈济 的大家庭,成为志工。” 尽管参与慈济活动时,她已经5 8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