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月刊 第268期

慈济世界 · 268 ▏ 25 2022 年,余展鸿从苏丹依德理 斯教育大学(Sultan Idris Education University)毕业。在随后的一 年多里,他每天满怀希望地打开邮箱,却 始终未见来自教育部的委任书。尽管希望 一次又一次落空,他依然不放弃。 余展鸿出身在一个小康家庭。小学 四、五年级时,因为父亲的工作转变,全 家从吉隆坡迁回马六甲新村,他也随之转 学至巴淡芙露华小。初来乍到,他难以适 应,学习一落千丈,也常孤身只影。察觉 到他的需要,老师贴心给予额外辅导,协 助他赶上进度,同时也制造更多互动机 会,帮助他融入新朋友圈。 老师的无私奉献,让从小就懂得感 恩的余展鸿,在小学时就立下了成为教 师,踏上“春风化雨”这条路的志向。他 说:“老师那么用心教我,即使我的程度 很差,他们都没有放弃,反而更用心教 导,我被感动了,下定决心也要像老师一 样,教导和帮助像我一样的孩子。” 家庭变故 中三那年,余展鸿的家庭遭逢骤 变;长期操劳的父亲余金吉,双脚出现 水肿的现象,被诊断出肾脏衰竭,虽然 不用洗肾,却得接受一系列的治疗和检 查,自此经常进出医院。健康下滑、家 庭面临手停口停的困境,又担心医疗费 用,多重挑战,让余金吉在治疗的过程 中,多次想放弃。 当时,家中的顶梁柱摇摇欲坠,余展 鸿看着天天以泪洗脸的母亲、及两个分别 10岁和6岁,尚需要照顾的妹妹,15岁的 他心情复杂,不知如何是好。 庆幸的是,在这段时期,身边有许多 好心人对他们伸出援手。除了朋友和邻居 到医院鼓励父亲、姑姑帮忙负担他和妹妹 部分的上学费用、父亲的同事集资帮忙、 老师邀同学募资相助并为他和妹妹申请政 府的食物援助,他家门口还会不时出现一 些蔬菜和鱼类;当他询问是哪位好心人布 施时,邻里经常三缄其口。而慈济志工的 适时出现,更为他们增添了一股力量。

RkJQdWJsaXNoZXIy NjE5Mjc=